English

书界“病人”突然增多

2000-11-2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我有话说

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日推出了张弛的《北京病人》。70年代作家洛艺嘉的新作《中国病人》也刚刚由华夏出版社出版。书评人王黎明说,改天我也写本《亚洲病人》之类的书——继加拿大诗人小说家迈克尔·翁达杰的《英国病人》之后,“病人”突然增多。

其实书名的重复由来已久。正当王朔的《看上去很美》在市场上热卖的时候,一部由桑地创作、名为《看上去很丑》的小说又引起人们的关注。1998年12月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格调》,因其独特的内容、风格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。4个月后,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《情调》一书,在外貌上直追已经成名的《格调》。张抗抗的《情爱画廊》之后,“姊妹篇”《情爱花园》又由内蒙人民出版社推出。一部《中国人可以说不》后,《中国人为什么说不》、《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说不》让人眼花缭乱。继倪萍的《日子》之后,又有出版社推出《月子》。

为什么有人偏要跟风赶潮,说穿了还是一个“利”字。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高贤钧说:“在我看来是利益驱动,实际上概念化写作,东方文化,纯文学的东西,开篇构思就写的是一个时髦的话题,另类的文学完全是炒作起来的。市场效益将会说服它。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黄国荣说:“韩愈老先生早有名言‘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。’出版社跟风出书,是一种幼稚和没有自我的表现。”

作者如何看待呢?《中国病人》的作者洛艺嘉说,书名其实在写作一年前就已经拟定好了,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,因为她笔下描写的正是一群思想上“有问题的人。”《看上去很丑》的封面上赫然标明“北大文学博士挑战王朔”,此书名由当初的《泥泞中飞翔》改为《看上去很丑》是同策划者商量并经他本人同意的结果。对此,策划者并不讳言此举有“叨光”之嫌,但他同时认为,这个书名不是在模仿王朔,而是在美学史上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概念:“审丑意识”。有些书名是偶然出现,也有些意作“姊妹篇”的意思,比如就迈克尔·翁达杰本人来说,他自己的作品除《英国病人》外还有《英伦情人》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